时间: 2025-04-30 13:2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0:54
词汇“征尘”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征尘”进行深入分析。
“征尘”字面意思是指征战时扬起的尘土,通常用来比喻战争、远行或艰辛的旅程。它蕴含了旅途的艰辛、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不易。
“征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征”指征战、远行,“尘”指尘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固定为比喻战争或旅途的艰辛。
在**传统文化中,“征尘”常与英雄主义、忠诚和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战争和远行的特殊情感和价值观。
“征尘”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沧桑的,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变迁、英雄的牺牲和人生的不易。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用“征尘”来形容自己或他人的一段艰辛旅程,如“他带着征尘的痕迹,完成了这次艰难的徒步旅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征尘漫漫,岁月悠悠,英雄的足迹,刻在历史的石碑上。”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意象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来传达,如英语中的“dust of battle”或“road dust”。
“征尘”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战争和旅途的艰辛,也反映了人类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廛】
(会意。从广里八土。本义: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八者,别也。在里曰廛,在野曰庐。-廛,二亩半一家之居也。 、 《周礼·廛人》注》-廛,民居区域之称。 、 《孟子·滕文公上》-愿受一廛而为氓。 、 清·洪亮吉《治平篇》-闲廛未尽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