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9:19
歌颂:指用诗歌或言语赞美、颂扬某人或某事物,表达对其的高度敬意和赞扬。
歌颂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诗歌中表达对神灵或英雄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扩大,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广泛应用于日常语言和专业领域。
在中华文化中,歌颂常与儒家思想中的“礼”和“仁”相结合,强调对美德和高尚行为的赞扬。在社会背景中,歌颂也常用于政治宣传,以强化某一理念或领导人的形象。
歌颂一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美好、高尚的事物。它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增强社会正能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参与一次社区活动,大家共同歌颂了一位长期为社区服务的志愿者,这种集体的歌颂行为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诗歌:
在晨曦的光辉中,我歌颂你的名字,
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前行的路。
视觉:联想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或庄严的历史场景。 听觉:联想到庄严的交响乐或激昂的诗歌朗诵。
在英语中,歌颂可以对应为“praise”或“extol”,虽然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赞美和颂扬。
歌颂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它不仅在文学和语言表达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社会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歌颂的学习和应用,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赞美和颂扬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
2.
【颂】
(形声。从页(xié),公声。从“页”的字一般与“头”有关。本义:容貌,仪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颂,貌也。 、 《汉书·儒林传》-鲁徐生善为颂。 、 《杨统碑》。经传皆以容为之。-庶考斯之颂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