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0:30
玉匣:字面意思是指用玉制成的盒子或容器。在古代,玉匣常用于存放贵重物品,如珠宝、文书或药物,因其材质珍贵且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
玉匣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玉作为贵重材料,匣指容器,两者结合形成了这一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匣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仍保留其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玉一直被视为吉祥、纯洁和高贵的象征。因此,玉匣在古代常被用作皇家或贵族的珍贵物品存放容器,体现了其社会地位和财富。
玉匣给人以高贵、神秘和珍贵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生活、神秘的宝藏或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我曾看到一件精美的玉匣,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玉匣:
在月光下,玉匣静静地躺着,
里面藏着千年的秘密,
每一道纹路,都是时间的痕迹,
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想象一个精致的玉匣,在柔和的灯光下,它反射出温润的光泽。打开时,可能伴随着轻微的“咔嗒”声,让人感受到一种仪式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珍贵容器可能使用不同的材料,如黄金或宝石,但玉匣因其独特的材质和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
玉匣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的工艺和美学,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匣】
(形声。从匚,甲声。匚(fāng),盛物器。本义:匣子)。
同本义,一般呈方形,大的叫箱,小的叫匣。
【引证】
《说文》-匣,匮也。 、 《广韵》-匣,箱匣也。 、 《汉书·王莽传》。注:“匮也。”-废藏在室匣中者。 、 《后汉书·梁竦传》-赐东园画棺玉匣衣衾。 、 唐·杜甫《又上后园山脚》-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 、 《史记·刺客传·荆轲》-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匣,指镜匣)。
【组词】
匣子炮、 木匣;梳头匣儿;镜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