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9:57
屈腰:字面意思是指弯曲腰部,通常用来描述人因为疲劳、尊敬、疼痛或其他原因而使腰部弯曲的动作。
屈: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弯曲、屈服。 腰:古代汉语中指人体中部,连接上下肢的部分。
在许多文化中,屈腰是一种表示尊敬或谦卑的姿态,如日本的鞠躬礼。在社会交往中,适当的屈腰可以显示一个人的礼貌和教养。
屈腰可能让人联想到谦卑、疲劳或尊敬。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同情或敬意,也可能象征着力量或权威的缺失。
在日常生活中,屈腰可能发生在长时间站立或搬运重物后,感受到腰部的不适。
在诗歌中,屈腰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生的低谷或对命运的屈服:
在生活的风雨中,我屈腰, 不是屈服,而是为了更好地起航。
屈腰的动作可能让人联想到柔软的舞蹈姿态或沉重的叹息声,视觉上可能与弯曲的树枝或下沉的夕阳相联系。
在不同文化中,屈腰的动作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重要性。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屈腰可能更多地与疲劳或疼痛相关,而在东方文化中,它可能更多地与尊敬和礼仪相关。
屈腰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动作,还承载了文化、情感和社会的多重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些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和丰富地使用这个词汇。
1.
【屈】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屈,拗曲。 、 《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 《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 马中锡《中山狼传》-猬缩蠖屈。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不可屈伸。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屈膝叩首。 、 清·张廷玉《明史》-不当屈。
【组词】
屈指询算、 屈律、 屈卮、 屈申、 诎屈、 屈伸、 屈屈、 屈蠖
2.
【腰】
(形声。从肉,要声。本作“要”。本义:紧接肋或胸以下的部分;胸和髋之间的身体的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后汉书》-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组词】
腰板、 腰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