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1:42
“云脚粥面”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粥面上漂浮的米粒像云朵的底部一样,形容粥煮得非常细腻,米粒几乎融化,粥面呈现出一种轻盈、飘渺的状态。
“云脚粥面”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对粥的细腻质地的形象描述演变而来。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形容词可能用来描述食物或自然景观的细腻美感。
在文化中,粥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常与养生、健康联系在一起。因此,“云脚粥面”这个词汇可能在文化中被赋予了一种精致、养生的含义。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家的温暖、母亲的烹饪技艺,或是冬日里的一碗热粥。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在描述一碗煮得非常好的粥时,可能会使用“云脚粥面”这个词汇来表达其细腻和美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冬日暖阳下,
一碗云脚粥面,
细腻如梦,
温暖如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来描述这种细腻的粥面状态,但类似的形容词可能用来描述食物的精致或烹饪的精细。
“云脚粥面”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形象的表达,用来形容粥的细腻和美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描述方式,增加语言的细腻度和美感。通过学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语的丰富性和细腻性。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
1.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2.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
3.
【粥】
(形声。字本作“鬻”。从鬻(古文“鬲”字),米声。鬲,古烹饪器。本义:稀饭) 同本义。
【引证】
《广雅》-粥,驙也。 、 《礼记·檀弓》。疏:“厚曰驙,稀曰粥。”-驙粥之食。 、 《晋书·石崇传》-崇为客作豆粥。 、 《战国策·赵策》-恃粥耳。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粥以糊口。
【组词】
粥饭僧、 粥鼓、 弱饧
4.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