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1:11
患恶疮之疾; 瘟疫。
1.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
2.
【疠】
恶疮;麻风。
【引证】
《说文》-疠,恶疾也。 、 《论语》-伯牛有疾,先儒以为疠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已大风挛踠瘘疠。
【组词】
疠风、 疠人、 疠痎
疫病 [pestilence]。
【引证】
《周礼·疾医》-四时皆有疠疾。 、 《左传·哀公六年》-天有菑疠。
【组词】
疠疾、 疠气、 疠疫、 疠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