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2:12
欲待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想要等待”或“准备等待”。它通常用来表达某人或某物正处于一种准备状态,等待某个**或时刻的到来。
在文学作品中,欲待 常用于描述人物的心理状态或动作的预备阶段,增添悬念和期待感。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表示某人即将采取行动,但还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欲待 可能用来描述一种准备状态或等待策略。
欲待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欲”(想要)和“待”(等待)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它就已经存在,并且用法和现代汉语中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文化中,欲待 体现了耐心和策略的重要性。在许多传统故事和谚语中,耐心等待被视为一种美德,而欲待** 正是这种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欲待 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期待和紧张。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即将发生但尚未发生的**,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常常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期待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使用欲待 来描述自己在重要考试前的准备状态,那时我虽然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但仍在等待考试的到来。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欲待:
夜幕低垂,星辰欲待,
我心随风,飘向远方。
欲待 让我联想到夜晚的星空,星星似乎在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在听觉上,它可能与轻柔的风声或远处的水流声相联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期待的氛围。
在英语中,欲待 可以对应为“await”或“wait for”,虽然这些词汇在语境和用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表达了等待的状态。
欲待 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等待的状态,还蕴含了期待和准备的情感。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欲待 能够增强我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丰富性。
1.
【欲】
(形声。从欠,谷(yù)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亦作慾。-欲,贪欲也。 、 《荀子·正名》-欲者,情之应也。 、 《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六欲。 、 《论语》。注:“乐色曰欲。”-以欲竭其精。 、 苏洵《六国论》-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
【组词】
欲令智昏、 欲障、 欲海、 欲界、 欲心、 欲事、 欲尘
想要;希望。
【引证】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 《论语·微子》-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 《史记·魏公子列传》-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 、 《资治通鉴·汉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组词】
欲踵、 欲待、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速则不达、 欲益反损
2. 【待】 [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