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0:12
千载难遇: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千年难得遇到一次”,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极其罕见,几乎不可能再次发生。它强调了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
在文学作品中,千载难遇常用于描述历史性的大或个人的重大机遇,如“这是千载难遇的良机,不容错过。”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强调某件事情的难得,例如:“这样的好天气真是千载难遇。”在专业领域,如天文学或地质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罕见的天文现象或地质。
同义词:千载一遇、百年不遇、绝无仅有 反义词: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罕见程度和时间跨度不同,而反义词则完全相反,表示常见和普遍。
千载难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千载”和“难遇”两个词组合而成,历史悠久,自古代汉语中就有使用,至今含义基本未变。
在文化中,千载难遇常与重大历史或个人命运的转折点联系在一起,强调机遇的珍贵和不可多得。
这个词汇给人以珍贵、稀有和不可多得的情感反应,常引发人们对机遇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描述特别重要的日子或**时使用这个词汇,如“这是我人生中千载难遇的一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千载难遇的星辰,照亮我前行的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罕见天文现象的画面,如日全食或彗星划过夜空,这样的场景会让人联想到“千载难遇”。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nce in a blue moon”,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传达了罕见和难得的意思。
千载难遇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的罕见性,还蕴含了对机遇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老舍《骆驼祥子》:“邪财既是那么~,所以有些彩气的必定是与众不同。”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载】
(形声。本义:乘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载,乘也。 、 《易·暌》-载鬼一车。 、 《诗·小雅·縣蛮》-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 《史记》-陆行载车,水行载舟。 、 《乐府诗集·陌上桑》-宁可共载不。 、 《史记·魏公子列传》-上载公子上坐。 、 清·方苞《狱中杂记》-载以来。
【组词】
搭载;载舟、 载车
3.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
4.
【遇】
(形声。从辵(chuò),禺(yù)声。本义:相逢,不期而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遇,逢也。 、 《易·暌》。崔注:“遇者,不期而会。”-遇主于巷。 、 《书·序》-乃遇汝鸠汝方。 、 《礼记·曲礼》-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 、 《论语》-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 《公羊传》-夏,公及宋公遇于清;遇者何?不期也。
【组词】
遇庭、 遇人不淑、 遇缺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