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48:48
复姓。见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
1.
【訾】
(形声。从言,此声。本义:毁谤,非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訾,訾訾不思称意也。从言,此声。 、 《礼记·丧服》。注:“口毁曰訾。”-四制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不訾小忿。 、 《吕氏春秋·审应》。注:“毁也。”-公子沓訾之。 、 《淮南子·泛论》-訾行者不容于众。 、 《战国策·魏策》-诋訾今古。 、 《淮南子·汜论训》-故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
【组词】
訾美、 訾怨、 訾病、 訾短
2.
【辱】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引证】
《说文》-辱,耻也。 、 《论语·学而》-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 《史记·货殖列传序》-衣食足而知荣辱。
【组词】
奇耻大辱;荣辱;羞辱;忍辱负重;蒙受屈膝之辱;辱害、 辱残
使…受辱;侮辱。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 《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
【组词】
足以辱晋;辱邈、 辱抹、 辱没、 辱玷、 辱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