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3:24
“日本人”指的是居住在日本列岛及其周边岛屿上的人,他们通常拥有日本国籍。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那些属于日本这个国家的人民。
在文学中,“日本人”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的文化特征、历史**或个人经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简单地用来指代一个来自日本的朋友或同事。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社会学或国际关系,“日本人”可能被用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同义词:日裔、日籍人士 反义词:非日本人、外国人
“日本人”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对日本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日语中演变为“にほんじん”或“にっぽんじん”,并在现代汉语中保持了类似的形态。
在日本文化中,“日本人”常常与一系列的文化特征联系在一起,如礼仪、集体主义和对细节的关注。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可能涉及到关于民族身份、历史记忆和国际关系的复杂议题。
对于许多人来说,“日本人”可能唤起对日本动漫、科技、美食或传统艺术的积极联想。然而,也可能有人因为历史**或政治问题而对“日本人”持有更复杂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与一位日本人合作过一个项目,他的专业知识和严谨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日本人”:
在那樱花盛开的季节, 日本人轻步于小径, 传统与现代交织, 心灵在和谐中舞动。
看到“日本人”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富士山的壮丽、京都的古寺和东京的繁华夜景。听觉上,可能会想到传统的日本鼓声或现代的流行音乐。
在不同的语言中,如英语中的“Japanese”,法语中的“Japonais”,德语中的“Japaner”,虽然发音和拼写有所不同,但都指代同一个群体。
通过对“日本人”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文化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仅是地理和民族的标识,也是连接不同文化和历史的一座桥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多样性。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