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8:14
“晨暮”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晨”和“暮”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早晨和傍晚,即一天的开始和结束。基本含义是指一天中的两个时间节点,通常用来描述时间的转换或某个活动的开始和结束。
在文学中,“晨暮”常用来营造一种时间流转的氛围,表达时间的流逝或生活的节奏。例如,在诗歌中可以用来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
在口语中,“晨暮”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早上”和“晚上”来具体指代这两个时间段。
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天文学,可能会使用“晨暮”来描述特定的时间段,如日出和日落的时间。
同义词:朝夕、早晚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用“白昼”和“黑夜”来表示一天中的两个极端。
“晨”字古已有之,源自甲骨文,意为早晨。“暮”字同样古老,意为傍晚或日落时分。两个字组合成“晨暮”,强调一天的开始和结束,反映了古人对时间循环的观察和理解。
在**文化中,“晨暮”常与自然、养生和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例如,中医理论中强调晨起和晚睡的重要性,认为这有助于身体健康和精神平衡。
“晨暮”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日出和日落的美丽景色,以及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独特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在晨暮时分进行户外活动,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暮”: 晨暮之间,光影交织, 日升月落,岁月静好。
“晨暮”让人联想到日出和日落的美丽画面,以及鸟鸣和风声的自然声音。
在英语中,“晨暮”可以对应为“dawn and dusk”,用法相似,都用来描述一天的开始和结束。
“晨暮”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具体的时间段,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1.
【晨】
(会意。从臼,从辰,辰时也。辰亦声。本义:星名。即房星) 清晨。
【引证】
《说文》-晨,早昧爽也。 、 《尔雅》-晨,早也。 、 《诗·小雅·庭燎》-夜乡晨。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国语·晋语》。注:“早朝也。”-丙之晨。 、 《韩非子·解老》-而以昏晨犯山川。 、 清·周容《芋老人传》-晨起不辨衣履。 、 明·刘基《苦斋记》-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
【组词】
凌晨五时;霜晨;晨步、 晨省、 晨安、 晨暝、 晨旭、 晨旦
2.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