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5:53
“开雾睹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拨开迷雾,看到天空。这个成语比喻消除迷惑,看清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在文学作品中,“开雾睹天”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困惑和迷茫后,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理解了事情的真相。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面对困难时保持清晰的头脑,寻找真相。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在认知上的突破。
同义词:
反义词:
“开雾睹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具体出处不详。它的形成和使用反映了古代人对于认知和理解的追求,以及对于清晰思维的推崇。
在文化中,清晰和透彻的思维被视为一种美德。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于真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在面对困难和迷惑时寻求解决方案的决心。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鼓舞的。它让我联想到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清晰的头脑,最终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项目管理中遇到过困难,感到非常迷茫。后来,通过深入分析和团队合作,我终于开雾睹天,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解决了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拨开层层迷雾,
我终于开雾睹天,
看见了心中的那片蓝天。
视觉上,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个人站在迷雾中,突然迷雾散去,露出晴朗的天空。听觉上,可以是一段轻柔的音乐,象征着困惑的消散和清晰思维的到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e the light”或“clear the air”,都表达了类似的消除迷惑,看清真相的意思。
“开雾睹天”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迷惑时,保持清晰的头脑,寻求真相。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复杂的思想。
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
夜不离阁,无愧于黄香;~,有同于乐广。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雾】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与云的区别只是雾较贴近地面;有时区别于霭的是不太透明。
【组词】
雾霭、 雾化、 雾沉沉、 雾合、 雾析、 雾岑、 雾会、 雾驳
比喻轻细的
【组词】
雾绡
3.
【睹】
(形声。从目,者声。本义:见,看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睹,见也。 、 《易·文言传》-圣人作而万物睹。 、 《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霞明灭或可睹。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令人目不忍睹。
【组词】
有目共睹;睹睐、 睹闻、 睹始知终、 睹记
4.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