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8:10
气疾: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与“气”相关的疾病,特别是指那些由于气血不和、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的疾病。在中医理论中,“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的运行不畅会导致各种疾病。
“气疾”一词源自中医理论,其中“气”指的是人体内的生命能量,“疾”指的是疾病。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代与气相关的各种疾病。
在**传统文化中,气的概念与健康密切相关。气疾的概念反映了中医对疾病成因的独特理解,即疾病不仅仅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也与内在的气血运行有关。
提到“气疾”,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中医的神秘和深奥,也可能让人感到一种对身体健康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长期感到身体不适,可能会寻求中医的帮助,诊断是否为气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气疾”来象征内心的痛苦或不畅:
心中气疾难平息, 岁月悠悠不解愁。
在西方医学中,没有直接对应“气疾”的概念,但类似的概念可能与心理和生理的相互作用有关。
“气疾”是一个充满文化特色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中医对疾病的独特理解,也体现了*人对健康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传统医学。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疾】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轻微的叫疾。
【引证】
《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疾,病也。 、 《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