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1:44
“水砚”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水”和“砚”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用于研磨墨条的砚台,通常需要加水以便于研磨。砚台是古代文房四宝之一,用于书法和绘画。
在文学作品中,“水砚”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古典、文雅的氛围,象征着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提及传统文化或书法绘画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书法、绘画或文房用品收藏,水砚是一个常见的术语。
同义词:砚台、墨砚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现代文具”如圆珠笔、打印机等相对比。
“水砚”一词源自古代文人的书写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现代书写工具已经多样化,但水砚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然被保留和传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砚不仅是书写工具,也是文人雅士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
提到“水砚”,我联想到的是宁静的书房、悠扬的古琴声和文人墨客的淡泊名利。这种联想带有一种古典美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使用水砚,但在参观博物馆或文化展览时,看到古代的水砚总会让我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水砚”:
静夜思,水砚旁,
墨香飘,字迹长。
古琴悠,心自旷,
文人梦,岁月藏。
视觉上,水砚让我想到深色的石材、光滑的表面和细腻的纹理。听觉上,可能是研磨墨条时的细微摩擦声,或是古琴的悠扬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书写工具可能被称为“inkstone”或“ink slab”,但在中国文化中,水砚具有更深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水砚”不仅是一个书写工具的名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它代表了文人的修养、艺术的追求和历史的传承。在现代社会,虽然使用频率降低,但它仍然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砚】
(形声。从石,见声。本义:砚台,磨墨器)。
光滑的石头。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谓石性滑利也。-砚,石滑也。 、 《释名》-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