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1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10:28
词汇“朱尘”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组合,它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创造性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术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朱”通常指的是红色,尤其是鲜艳的红色,如朱砂、朱门等。在**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和权力。 “尘”指的是尘埃,即细小的土粒,也常用来比喻世俗的纷扰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将“朱”和“尘”组合在一起,可能是在创造一种意象,比如红色的尘埃,或者是指某种带有红色痕迹的尘埃。
由于“朱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文学作品、诗歌或者某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营造一种独特的氛围或者象征某种特定的意义。
同义词:红尘(指世俗世界) 反义词:无(由于“朱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直接的反义词)
“朱”和“尘”都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它们的组合可能是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产物,用以表达特定的意境或情感。
在**文化中,“朱”与皇权、贵族有关,而“尘”则与世俗、平凡相联系。因此,“朱尘”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象征高贵与平凡的交织,或者是对过去辉煌的缅怀。
“朱尘”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尘埃,带有一定的怀旧和哀愁的情感。它也可能让人想到那些曾经辉煌但现已消逝的事物。
由于“朱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它。它更多地出现在文学创作或者特定的文化交流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朱尘落定,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视觉上,“朱尘”可能让人想到夕阳下的红色尘埃,或者是古建筑上剥落的红色涂料。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吹过古建筑时尘埃落下的声音。
由于“朱尘”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组合,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朱尘”作为一个词汇,它的意义和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学*汉语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文化内涵。在语言表达中,适当地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1.
【朱】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
2.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