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4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42:20
词汇“搽灰抹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搽灰抹土”字面意思是指涂抹灰尘和泥土。这个词汇可能来源于建筑或清洁工作,指的是在墙壁或物体表面涂抹灰泥或泥土,以达到某种装饰或修补的效果。
由于“搽灰抹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建筑行业,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涂抹灰泥的工作。
由于“搽灰抹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两个动词“搽”和“抹”以及两个名词“灰”和“土”组合而成的。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搽灰抹土”可能与传统建筑工艺或家居维护有关,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词汇的使用并不广泛。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一种朴素、勤劳的印象,与传统工艺和劳动人民的形象相关联。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只有在参与建筑或家居维护时才会用到类似的表达。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搽灰抹土”用作比喻,形容某人辛勤工作或修复旧物的场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工匠在涂抹灰泥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劳动时的节奏和声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于某些特定的建筑或工艺文化中。
“搽灰抹土”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中对特定工作或行为的描述。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些不太常见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1.
【搽】
用粉末、油类涂[在皮肤上]
【组词】
搽雪花膏、 搽药
2.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
3.
【抹】
轻按。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
蒙住。
【引证】
《聊斋志异》-各以红绡抹头。
4.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