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7:08
“广博”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知识、经验或范围非常广泛和深厚。它强调的是一种全面性和深度,通常用来描述人的学识、见识或者某个领域的涵盖面。
在文学中,“广博”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学识或经历,如“他有着广博的文学知识”。在口语中,可以用来称赞某人的知识面广,如“你的知识真是广博”。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术研究中,“广博”用来描述学者的学术背景或研究的广泛性。
同义词“渊博”强调深度和精深,而“广博”更侧重于广度和全面性。反义词“狭隘”则指范围或视野的狭窄。
“广博”一词源自汉语,由“广”和“博”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宽广和丰富。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常单独使用,后来结合成词,用以形容知识的广泛和深厚。
在**传统文化中,“广博”常与儒家教育理念中的“博学”相联系,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深度。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也常用于评价教育质量和学术成就。
“广博”一词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知识渊博、见识广博的形象。它激发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的热爱。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的知识广博,能够跨越多个学科进行教学,这让我对“广博”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广博”:
知识的海洋广博无垠, 探索的船只扬帆起航。 每一页书,每一段话, 都是通往智慧的桥梁。
视觉上,“广博”可以联想
1.
【广】
(形声。从广(yǎn),黄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按:“广”和“廣”本不同义:是两个字。“广”,本读yǎn,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象屋墙屋顶,其含义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现在“广”是“廣”的简化字。本义:宽大的房屋)。
四周无壁的大屋。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曰屋,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朱骏声曰:“堂无四壁者。秦谓之殿,所谓堂皇也,覆以大屋曰广。”-广,殿之大屋也。 、 《尚书大传》。注:“荣间相去也。”-天子之堂广九雉。 、 《孟子》-居天下之广居。 、 《庄子·田子方》。司马注:“广庭也,以唐为之。”-是求马于唐肆也。 、 《汉郊祀歌》-朱涂广,夷石为堂。(涂:粉饰。夷石:平整的石头做堂基) 、
2.
【博】
(形声。从十,尃(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同本义。与“小”相对。
【引证】
《说文》-博,大通也。 、 《诗·鲁颂·泮水》-戎车孔博。 、 《淮南子·泛论》-岂必褒衣博带。 、 王逸《鲁灵光殿赋》-丰丽博敞。 、 《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 《礼记·学记》-不学博依。
【组词】
宽衣博带;博硕、 博硕肥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