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0:30
“依经傍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依据经典文献,并参照注释。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研究或写作时严谨地依据权威资料,并参考相关解释和注解。
在学术研究中,“依经傍注”常用于描述学者在进行学术探讨时,严格遵循经典文献和前人的注解,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在文学创作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作者在写作时参考大量文献资料,以增强作品的深度和可信度。
“依经傍注”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学术传统,特别是在儒家经典的研究中,学者们常常需要依据经典文本,并参考历代学者的注解来理解和解释文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严谨学术态度的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经典和权威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态度。因此,“依经傍注”不仅是一种学术方法,也是一种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它强调了在知识和学术追求中的严谨性和尊重传统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严肃和尊重。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学术领域默默耕耘,致力于追求真理和知识的学者们。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经常需要依经傍注来确保我的研究和论文的质量。这种严谨的态度帮助我在学术界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在创作一首关于学术追求的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依经傍注,探真理之深渊;引古证今,绘知识之宏图。”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位学者在图书馆中,手持经典文献,旁边堆满了各种注解书籍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翻书声和学者低声自语的声音。
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类似的严谨学术态度可以用“scholarly diligence”或“academic rigor”来表达,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依经傍注”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学术研究方法的描述,也是对一种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保持严谨和尊重传统,这对于提升我的学术素养和专业能力至关重要。
那世上说谎的也尽多,少不得依经傍注,有个边际,从没有见你恁样说瞒天谎的祖师。
1.
【依】
户牖间画有斧形的屏风。 同: 扆
【引证】
《仪礼·觐礼》-天子设斧依于户牖之间。 、 《周礼·春官·司几筵》-王位设黼依。 、 《荀子·正论》。杨倞注:“依,亦作扆,音同。”-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 、 《礼记·曲礼下》。释文:“依,本又作扆。”-天子当依而立。 、 《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
2.
【经】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引证】
《韩非子》-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 、 《中国歌谣资料》-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
3.
【傍】
(形声。从人,旁声。本义:靠近,临近)同本义。
【引证】
《说文》-傍,近也。 、 《乐府诗集·木兰诗》-双兔傍地走。
【组词】
傍边、 傍通、 傍境、 傍户而立
辅佐。
【引证】
《新书》-四贤傍之。
4.
【注】
(形声。从水,主声。本义:灌入,注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灌也。 、 左思《吴都赋》-振盪注流。 、 《诗·大雅·文王有声》-丰水东注。 、 《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而泽下注。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大雨如注。 、 《东观汉记》-暴雨下如注,水潦成流。 、 沈括《梦溪笔谈》-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
【组词】
把酒注到瓶里;注溉、 注萤、 注集、 注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