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2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26:30
宝塔:宝塔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一种具有意义的建筑,通常用于寺庙中,作为供奉佛像、舍利或经文的地方。宝塔的形状多为多层,每层有檐角,外观华丽,具有浓厚的**和文化象征意义。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宝塔常常被用作象征性的元素,代表的庄严、历史的沉淀或文化的传承。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宝塔可能被简化为“塔”,用于描述类似的建筑结构。 专业领域:在建筑学和研究中,宝塔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讨论其建筑风格、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同义词:塔、佛塔、舍利塔 反义词:无明显反义词,但可以与“平房”等非**建筑进行对比。
词源:宝塔一词源自汉语,“宝”指珍贵之物,“塔”指建筑结构。 演变:宝塔的形式和意义随着**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而演变,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宝塔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意义和影响:宝塔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建筑,也是文化遗产的象征。宝塔的存在反映了在的深远影响和文化的融合。
情感反应:宝塔给人以庄严、神圣和宁静的感受。 联想:联想到**的修行、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经历或故事:在旅行中,我曾参观过一座古老的宝塔,那里的宁静和庄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
在古老的宝塔下,
时光静静流淌,
每一层檐角,
都藏着一段传说。
视觉联想:宝塔的图片常常展示其多层的结构和精美的雕刻,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听觉联想:在宝塔附近,可能会听到钟声或诵经声,带来一种宁静和神圣的听觉体验。
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在英语中,宝塔可以翻译为“pagoda”,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建筑,如日本的“五重塔”。
理解:宝塔不仅是一种建筑,更是文化和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情感。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宝塔这一词汇,有助于深入了解和体验文化及其背景。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塔】
(形声。从土,荅(dá)声。本义:佛塔,亦作“浮屠”)。
同本义。晋、宋译经时始造“塔”字。塔为形高而顶尖的佛教建筑物,多为五层七级,也有高至十三级的,初为藏佛骨(舍利子)的地方,后世也藏经于其中,俗称宝塔。
【引证】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组词】
塔庙、 塔院、 塔铃、 塔头、 宝塔;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