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1:3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1:36:21
助益:指帮助、有益于某人或某事,使其得到好处或改善。
助益一词源自汉语,由“助”和“益”两个字组成。“助”意为帮助,“益”意为好处。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助益于民”的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助益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合作精神。在社会交往中,助益被视为一种美德,鼓励人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助益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因为它代表了帮助和改善。联想上,可能会想到温暖的互助场景,或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喜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的指导对我的学术研究助益良多。他的建议和鼓励让我在研究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诗歌:
在知识的海洋里,
你的话语如灯塔般助益,
引领我穿越迷雾,
抵达智慧的彼岸。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困难中得到他人的帮助,脸上露出感激和喜悦的笑容。 听觉联想:听到“助益”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温暖的对话声,或是感激的道谢声。
在英语中,与“助益”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benefit”或“help”。在不同文化中,助益的概念都是普遍存在的,但具体表达和强调的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助益是一个富有积极意义的词汇,它强调了帮助和改善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助益”有助于传达积极的信息和情感。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认识到词汇在语言和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日常交流中的实际应用。
1.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
2.
【益】
(会意。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漫出。从皿,从水。“水”已隶变。本义:“溢”的本字。水漫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从水,浮于四,会意。字亦作溢。-益,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