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6:50
“患急”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遇到紧急的情况或疾病。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突发的、需要立即处理的问题或疾病时的一种状态。
在文学中,“患急”可能用来描述一个人物在危机中的反应,如“他在患急之时,依然保持冷静。”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常用于描述健康问题,如“他患急病,需要立即就医。”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医学领域,“患急”可能特指急性疾病或紧急医疗情况。
同义词中,“急症”和“急诊”更侧重于医学领域的紧急情况,而“紧急”则是一个更通用的词汇,可以用于各种紧急情况。反义词中,“缓症”和“慢性”指的是非紧急或长期的问题,“常态”则指的是正常状态。
“患急”这个词由“患”和“急”两个字组成。“患”字古汉语中指疾病或忧虑,“急”字则指紧急或迫切。在古代文献中,“患急”可能更多用于描述疾病,而在现代汉语中,其应用范围更广,包括各种紧急情况。
在中国文化中,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和果断被视为重要的品质。因此,“患急”这个词在描述人物行为时,往往带有对其应对能力的评价。
“患急”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紧迫和焦虑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情况,可能会引起紧张和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患急病的情况,那时我们迅速将他送往医院,最终他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在诗歌中,可以将“患急”融入描述自然灾害的场景,如“风暴患急,大地颤抖,生灵奔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医院急诊室的场景,医生和护士忙碌地处理患急的病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救护车的警报声和医疗设备的 beep 声。
在英语中,“患急”可以对应为“acute condition”或“emergency”,在不同文化中,对紧急情况的应对和态度可能有所不同。
“患急”这个词在描述紧急情况时非常实用,它不仅限于医学领域,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立即处理的情境。了解和掌握这个词,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非常重要。
1.
【患】
(形声。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患,忧也。 、 《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 《春秋·繁露》-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 、 《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 、 《世说新语·自新》-患志之不立。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何患不能。
【组词】
患累、 患御、 患忧、 患失
2.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