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3:55
清官:字面意思是指廉洁公正的官员,即在担任公职期间不贪污受贿、不徇私舞弊,能够公正执行法律和政策的官员。
“清官”一词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史记》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为指廉洁公正的官员。
在**传统文化中,清官被视为理想官员的典范,与“贪官”形成鲜明对比。在现代社会,清官形象仍然是公众对政府官员的期待和评价标准之一。
提到“清官”,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正义、廉洁、公正等正面情感,同时也可能联想到历史上的著名清官如包拯、海瑞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清官”来评价那些廉洁自律的公务员,或者在讨论政治话题时提及这一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将“清官”融入对正义和廉洁的赞美:
清官如镜映民心, 廉洁自律守公正。 历史长河留美名, 包拯海瑞传千古。
在不同文化中,“清官”的概念有相似的对应词汇,如英文中的“incorruptible official”或“honest official”,但其具体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清官”这一词汇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对官员廉洁公正的期待,也是对社会正义和法治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化的精髓。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