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5:34
弄堂(nòng táng)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上海地区特有的狭窄、曲折的巷道或小巷。这些巷道通常连接着主要街道和居民的后院,是上海老城区的一种典型居住环境。弄堂通常由一排排的石库门建筑组成,这些建筑多为两层或三层,有着共同的天井和后院。
弄堂一词源于上海方言,其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弄”(小巷)和“堂”(厅堂)的结合。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弄堂逐渐成为上海特有的城市空间和文化符号。
弄堂不仅是上海老城区的居住空间,也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上海人的生活方式、邻里关系和社会变迁,是上海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弄堂给人一种温馨、怀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老上海的市井生活和邻里间的亲密关系。对于许多上海人来说,弄堂是童年的记忆,是家的象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上海的弄堂里漫步,感受到了那种独特的氛围和历史的厚重感。弄堂里的石库门建筑和狭窄的巷道,让我对上海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诗歌: 弄堂深处,时光静好, 石库门旁,岁月悠悠。 邻里笑声,回荡巷中, 上海记忆,永驻心头。
弄堂的视觉联想通常是狭窄的巷道、斑驳的墙面、老式的石库门建筑。听觉上,可能是孩子们的嬉笑声、邻里的交谈声,以及偶尔传来的自行车铃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弄堂的城市空间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特点。例如,北京的胡同、伦敦的巷子(alley)、纽约的街区(block)等,虽然各有特色,但都承载着各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弄堂作为上海特有的城市空间,不仅是一种居住环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历史记忆。通过对弄堂的学和理解,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城市空间与文化、历史的紧密联系,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弄】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