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9:04
词汇“期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期岁”字面意思是指一年的时间,即一岁。在古代汉语中,它常常用来表示一个完整的年份周期,有时也用来指代人的年龄增长一岁。
“期岁”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期”有期待、周期之意,“岁”指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正式文书中仍可见其身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岁末年初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春节、元宵节等,这些都与“期岁”的概念紧密相关。
“期岁”这个词给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让人联想到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成长。它带有一种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新一年的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新年到来时,我都会用“期岁”这个词来表达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新一年的展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期岁”:
春去秋来又一载,
期岁轮回梦几回。
岁月无声催人老,
新岁伊始愿常在。
“期岁”这个词让人联想到钟声、烟花和家人的团聚,这些都是新年庆祝活动中常见的元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year”或“annual cycle”,但它们没有“期岁”这个词所蕴含的深刻文化意义和历史感。
“期岁”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于日常口语,但它蕴含的时间感和文化意义使其在文学和正式场合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1.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
2.
【岁】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岁,木星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
【组词】
岁君、 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