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5:58
词汇“平甸”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平甸”这一词汇的分析:
“平甸”字面意思是指平坦的草原或平原地带。其中,“平”表示平坦、无高低起伏,“甸”在古代汉语中指郊外、田野或草原。
由于“平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自然景观,如《诗经》中有“于彼平甸”的句子,描述的是广阔的平原。
“甸”字在古代汉语中有田野、郊外的意思,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代草原或平原。随着时间的推移,“平甸”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降低,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在古代**,平甸可能与农业生产、游牧生活有关,是人们生活和劳作的场所。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用以描述特定的自然景观。
“平甸”一词给人以宁静、广阔的联想,可能让人想到宁静的田园生活或壮丽的自然风光。
由于“平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然而,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这一词汇,从而对其有所了解。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平甸”用作背景,描绘一个宁静而广阔的自然场景,如:“在那遥远的平甸上,风轻轻吹过,带来了远方的故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无垠的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悠闲地吃草。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悠扬的牧歌或自然界的风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平甸”这一词汇的表达,但可以用类似的词汇来描述平坦的草原或平原,如英语中的“prairie”或“plain”。
“平甸”这一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古代汉语中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甸】
(会意。从田,包省声,田亦声。本义:王田)。
古时都城的郭外称郊,郊外称甸。
【引证】
《说文》。段注:“甸,王田也。”-甸,天子五百里地。 、 《书·禹贡》。注:“为天子服治田也。”-五百里甸服。 、 《礼制·王制》-千里之内曰甸。 、 《周礼·夏官·职方式》。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甸服。
【组词】
甸地;甸邑;甸服、 甸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