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7:03
词汇“丝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结合起来,“丝镛”可能指的是与丝和镛相关的事物,或者是形容某种细腻且有音乐性质的物品或情境。
由于“丝镛”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不太常见。在古代文学或专业领域(如古代音乐研究)中,可能会有特定的使用场景。
由于“丝镛”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需要查阅更专业的文献或古籍才能得到详细信息。
在古代**,丝和镛都是与宫廷文化紧密相关的元素。丝代表细腻和高贵,镛则代表音乐和礼仪。因此,“丝镛”可能与古代宫廷文化中的优雅和和谐有关。
“丝镛”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宫廷的优雅氛围,以及细腻的音乐和艺术。这种联想可能带来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情感体验。
由于“丝镛”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生活中并没有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丝镛之声,穿越千年,
细腻如丝,悠扬如梦。
宫廷深处,回响不绝,
心灵之音,永恒流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宫廷音乐场景的画作,细腻的丝绸和悠扬的镛声交织在一起。
由于“丝镛”是一个特定于**古代文化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丝镛”作为一个生僻词汇,虽然在现代语境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内涵。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欣赏,对于语言学*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2.
【镛】
古乐器,奏乐时表示节拍的大钟。
【引证】
《说文》-镛,大钟谓之镛。 、 《书·益稷》-笙镛以间。 、 《诗·大雅·灵台》-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 《儒林外史》-金次福、鲍廷玺两人领了一班司球的…司镛的、司箫的、司编钟的、司编罄的和六六三十六个佾舞的孩子,进来见了众人。
【组词】
镛石、 镛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