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3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39:31
托老所: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托管老人的地方”,通常指的是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护理和社交活动的机构。在**,托老所也被称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或“老年护理中心”,旨在为家庭提供帮助,特别是那些无法全天候照顾老年亲属的家庭。
在文学作品中,托老所可能被描绘成一个充满温情和关怀的地方,也可能被描述为缺乏人情味的机构。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讨论家庭照顾老人的困难,或者赞扬某个托老所的服务质量。在专业领域,托老所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服务设施,涉及到老年护理、社会工作等多个专业领域。
同义词: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护理中心、养老院(部分功能相似) 反义词:家庭照顾、自我照顾(指老年人不依赖外部机构,而是在家中或自我照顾)
托老所这个词源于对老年人照顾需求的认识,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在**,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托老所成为了社会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中,孝道是核心价值观之一,传统的家庭观念强调子女应照顾年迈的父母。然而,现代社会的变化导致许多家庭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托老所的出现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补充和调整。
托老所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对老年人的同情和对家庭责任的思考。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的社区氛围和专业的护理服务。
个人经历中,托老所可能是一个家庭在面对照顾老年亲属困难时的选择,也可能是一个社区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社交和活动的场所。
在诗歌中,托老所可以被描绘成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老人们在这里分享故事,享受晚年生活。
托老所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室内环境,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或者参与手工艺活动。背景音乐可能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机构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运作方式。例如,在西方国家,类似的机构可能被称为“daycare center for the elderly”或“senior center”。
托老所是一个反映社会老龄化趋势和家庭结构变化的重要词汇。它不仅涉及到老年护理的专业知识,也触及到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探讨和解决现代社会中的老年照顾问题。
1.
【托】
推。同“拓”。
【引证】
《玉篇》-托,推也。 、 《集韵》-拓,手推物也。或作托。
压力单位 ,等于1333.2巴,为0°C和标准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压力。
2.
【老】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引证】
《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 、 《礼记·曲礼》-七十以上曰老。 、 《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 、 《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 《管子·海王》注-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 、 《后汉书》-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组词】
老钝、 老家人、 老院子、 老丹青、 老行、 老姐、 老杜、 老羸、 老口
3.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引证】
《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 、 《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 、 《吕氏春秋·达郁》-必于无人之所。 、 《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 《聊斋志异·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清·袁枚《祭妹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组词】
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