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4:34
牧地:指用于放牧牲畜的土地,通常是指草地或草原,供牛、羊等动物食用草料。
牧地一词源于古汉语,其中“牧”指的是放牧,而“地”指的是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其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在许多文化中,牧地与游牧生活和自然环境保护紧密相关。例如,在蒙古文化中,牧地是游牧民族生活的核心,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牧地常让人联想到宁静、自由和自然之美。它可能唤起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或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在我的旅行经历中,曾有幸访问过内蒙古的牧地,那里的广阔和宁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环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牧地”:
在那遥远的牧地, 风轻轻吹过, 羊群如云, 心灵得以净化。
牧地的视觉联想可能是广阔的绿色草地和散布其中的羊群。听觉上,可能是风声、羊群的叫声和牧民的歌声。
在不同文化中,“牧地”可能有着相似的含义,但在具体的语言表达和使用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pasture”或“meadow”。
通过对“牧地”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畜牧业的基础,也是文学和艺术中常见的主题,唤起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1.
【牧】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同本义。
【引证】
《周礼·牧人》-掌牧六牲。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谁扞牧圉。 、 《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周宣王之牧正。 、 《诗·小雅·无羊》-牧人乃梦。 、 《尔雅》-郊外谓之牧。 、 《汉书·李广苏建传》-使牧羝。 、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郴州荛牧儿。 、
【组词】
牧所、 牧苑、 牧子、 牧夫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