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3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30:57
词汇“击鲜”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击”通常指打击或攻击,“鲜”可以指新鲜或鲜明。将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击鲜”可能指的是打击新鲜事物或攻击鲜明的目标。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其确切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解释。
在文学作品中,“击鲜”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即不断追求新鲜事物或挑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社群或专业领域中。
由于“击鲜”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现代汉语中的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鼓励创新和变革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击鲜”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态度或行为。
“击鲜”可能给人带来积极、进取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的精神。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没有太多机会直接使用“击鲜”这个词汇,但它可以作为一种理念,鼓励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求新鲜事物和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击鲜”来表达一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的海洋里击鲜,
每一波浪花都是新的发现。
由于“击鲜”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不会直接与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相关联。然而,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不断探索和尝试新事物,这种画面可能与“击鲜”的含义相符。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击鲜”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追求新鲜事物和创新,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击鲜”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传达了一种积极进取和不断创新的理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1.
【击】
(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 、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 、 《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 击节、 击鞠
2.
【鲜】
非常少,很不多。
【引证】
《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史记·货殖列传》-原小则鲜。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以约失之者鲜矣(由于俭约而犯过失的人很少)。 、 宋·周敦颐《爱莲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清·方苞《狱中杂记》-鲜不疫矣。
【组词】
鲜薄、 鲜言、 鲜胄、 鲜浅、 鲜乏、 鲜少
缺少;不足。
【引证】
李密《陈情表》-既无叔伯,终鲜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