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9:46
振幅:在物理学中,振幅是指波动或振动的最大偏离量,通常用来描述波动的强度或振动的幅度。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振幅是一个标量,可以是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最大值。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振幅可能被用来比喻情感的波动或故事情节的起伏。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振幅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音乐、体育或健康话题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物理学、工程学、电子学、声学等领域,振幅是一个核心概念,用于描述波动的特性。
同义词:幅度、波动、摆幅 反义词:稳定、静止、恒定
词源:振幅一词源自拉丁语“amplitude”,意为“广阔”或“宽大”。在物理学中,它被用来描述波动的范围。 演变:随着科学的发展,振幅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物理学、工程学和电子学。
在现代社会,振幅的概念在科技和工程领域尤为重要,它帮助人们理解和设计各种波动现象,如无线通信、音频设备和振动控制系统。
振幅可能让人联想到波动、变化和动态,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界和科技世界中动态现象的好奇和探索欲。
在日常生活中,振幅的概念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音乐、体育或健康话题时,人们可能会间接提及振幅,如音乐的音量变化或身体的**幅度。
在诗歌中,可以将振幅比喻为情感的波动:
我的心跳,如海浪的振幅, 在爱的呼唤中起伏不定。
视觉:振幅可以让人联想到波浪、心跳图或股市图表的波动。 听觉:在音乐中,振幅对应于音量的大小,高振幅的音符听起来更响亮。
在不同语言中,振幅的概念通常都有对应的词汇,如英语中的“amplitude”,德语中的“Amplitude”,日语中的“振幅”(しんぷく)。
振幅是一个描述波动和振动特性的重要概念,它在科学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振幅不仅有助于理解自然现象,还能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提供丰富的比喻和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振幅的概念可以增强对动态现象的描述能力。
1.
【振】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振,举救也。 、 《小尔雅·广言》-振,救也。 、 《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 、 《国语·周语》-踣弊不振。 、 《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组词】
振恤、 振贷、 振业、 振穷
2.
【幅】
(形声。从巾,畐(fú)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的宽度)。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引证】
《说文》-幅,布帛广也。 、 《汉书·食货志》-布帛二尺二寸为幅。 、 《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半幅终幅。 、 《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邪幅在下。 、 《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幅巾。
【组词】
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 幅巾、 幅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