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4:04
“崛地而起”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突然从地面升起或崛起,形容事物迅速发展或崛起的状态。基本含义是指某物或某人从无到有,从低到高,迅速地出现或发展起来。
在文学中,“崛地而起”常用来形容山峰、建筑物或城市的迅速崛起,也用来比喻人物或事业的快速成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个**或现象的突然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地质学或建筑学,它可能指地形的突然变化或建筑物的快速建设。
同义词中,“崛起”强调从低到高的过程,“兴起”侧重于从无到有的过程,“腾飞”和“勃发”则更多用于形容活力和速度。反义词则描述了与“崛地而起”相反的状态和过程。
“崛地而起”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崛”和“地”以及“而起”组成,其中“崛”字古汉语中已有崛起之意,“地”指地面,“而起”表示动作的发生。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其基本意义,但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崛地而起”常用来形容国家的强盛、城市的繁荣或个人的成功,反映了人民对于快速发展和成功的向往和赞美。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希望、活力和成功。它激励人们追求进步和突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见证一个小公司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崛地而起,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万物崛地而起,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城市从平地崛起的壮观景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激昂的旋律来表达“崛地而起”的动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ise from the ashes”或“spring up”,虽然具体含义略有不同,但都表达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概念。
“崛地而起”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崛起,更象征着精神上的飞跃和成功。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强有力的词汇,能够准确传达快速发展的概念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这里的变化真大,一座座高楼~。
1.
【崛】
(形声。从山,屈声。本义:高起,突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崛岉、 崛起、 崛兴、 崛出、 崛郁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起】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起,能立也。 、 《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起。 、 《诗·小雅·沔水》-载起载行。 、 《礼记·曲礼》-请业则起。 、 《墨子·公输》-子墨子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