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7:26
“日月经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运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者事物的永恒不变。它强调的是时间的连续性和不可逆转性,以及某些事物或现象的恒常性。
在文学中,“日月经天”常用来描绘宏大的自然景象,或者用来比喻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传承。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写作中,它可以用来增强语句的庄重感和深度。在专业领域,如天文学或历史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具体描述天体运行或历史长河中的某些不变规律。
同义词:
反义词:
“日月经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天文学和哲学思想。古人观察到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规律的运行,认为这是自然界中最恒定不变的现象,因此用这个成语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恒常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太阳和月亮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太阳象征光明、生命和权力,月亮则象征温柔、智慧和变化。因此,“日月经天”这个成语也承载了这些象征意义,被用来描述那些具有持久影响力和重要性的事物。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庄重和敬畏。它让我联想到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伟大,同时也让我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生命的意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历史讲座中听到“日月经天”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日月经天,星辰指引,
岁月无声,历史长河。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日出日落、月升月沉的壮丽画面。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一首缓慢而庄严的交响乐,表达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常。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sun and the moon traverse the sky”,但这个表达没有形成固定的成语,因此在表达力和文化内涵上不如“日月经天”丰富。
通过对“日月经天”这个成语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丰富含义和文化背景。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词汇,更是一个承载着深厚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的表达方式。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成语的使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理解。
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魏书·萧衍传》:“言之旦旦,~,举世所知,义非徒语。”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3.
【经】
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引证】
《韩非子》-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 、 《中国歌谣资料》-叔叔伯伯来经布,廿五个筒子满一车。
4.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