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3:01
梯山架壑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梯子一样攀登山峰,像架子一样跨越沟壑。这个成语形容人在艰难险阻中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努力攀登或跨越障碍。
在文学作品中,梯山架壑 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勇士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勇敢精神。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面对挑战时不要轻易放弃。在专业领域,如登山、探险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实际的攀登和跨越行为。
同义词:
反义词:
梯山架壑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受到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体验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用以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行为。
在文化中,梯山架壑 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这种精神在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体现,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等。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勇敢,不断挑战自我。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经在一次徒步旅行中遇到了陡峭的山路和深邃的沟壑,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梯山架壑 的含义,它激励我克服了恐惧,完成了旅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梯山架壑,勇者无惧,
攀登高峰,跨越深渊。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
不畏风雨,终达彼岸。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登山者在陡峭的山壁上攀爬,跨越深邃的峡谷,背景音乐是激昂的进行曲,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强化了梯山架壑 的勇敢和坚韧的意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limb the highest mountain, cross the widest riv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精神是相似的,即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持。
梯山架壑 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对人类精神的赞颂。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面对挑战时要保持勇气和决心,不断前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莫不梯山架壑,镪负来归。
1.
【梯】
(形声。从木,弟声。本义:便利人上下攀登(尤其建筑物)的用具或设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梯,木阶也。 、 《史记·孟荀传》-为云梯之械。 、 《墨子·公输》-闻子为梯。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身登青云梯。 、 《资治通鉴·唐纪》-梯而下之。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架】
(形声。从木,加声。本义:棚架)。
同本义。
【引证】
《齐民要术·种桃》-葡萄,蔓延性缘,不能自举,作架以承之。
4.
【壑】
(会意。本义:深谷,深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壑,沟也。 、 《尔雅·释诂》-壑,溪壑也。 、 《文选·张衡·西京赋》-陆峦超壑。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林壑尤美。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 、 孙文《序》-如怒涛排壑。
【组词】
壑谷、 壑口、 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