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1:10
焦黑: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物体因高温或燃烧而变得黑色且质地变硬。基本含义是指物体表面或内部因受热过度而产生的黑色变化,通常伴随着物质的烧焦或炭化。
在文学中,“焦黑”常用来形容火灾或爆炸后的场景,营造一种悲惨或毁灭的氛围。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食物烧焦的情况,如“锅里的肉已经焦黑了”。在专业领域,如化学或材料科学中,焦黑可能指某种材料在高温处理后的状态。
同义词:炭黑、烧焦、焦炭化 反义词:新鲜、原色、未烧
同义词中,“炭黑”更侧重于描述颜色,而“烧焦”和“焦炭化”则更多描述过程和结果。反义词则与“焦黑”形成鲜明对比,强调未受影响的状态。
“焦黑”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焦”和“黑”两个字组成。“焦”字古已有之,原意指物体因火而变硬或变脆,“黑”字则描述颜色。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物体因高温而变黑的概念。
在文化中,“焦黑”常与灾难、破坏和损失联系在一起,如火灾、战争等场景。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安全、预防措施的讨论。
“焦黑”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或悲伤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不幸或损失相关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毁灭、痛苦和重建的需要。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一次烹饪时不小心将食物烤焦,那种焦黑的颜色和味道至今难忘,提醒我在烹饪时要更加小心。
在诗歌中,可以将“焦黑”用于描述一种深沉的悲伤或绝望:
在那焦黑的废墟中, 希望如同灰烬般飘散。
视觉上,“焦黑”可能让人联想到烧焦的木头、炭化的食物或火灾后的景象。听觉上,可能与火灾的噼啪声或爆炸的轰鸣声相关联。
在英语中,“焦黑”可以对应为“charred”或“blackened”,它们在描述物体因高温而变黑的状态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焦黑”是一个描述物体因高温而变黑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了解这个词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加深了对相关场景和情感的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和生动地传达信息。
1.
【焦】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焦,火所伤也。 、 《玉篇》-焦,火烧黑也。 、 《礼记·内则》-濡灸之举焦。 、 《素问》-凡气因火变则为焦。
【组词】
焦盆、 焦鎚、 焦尾、 焦霹雳
2.
【黑】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本义:黑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火所熏之色也。 、 《小尔雅》-纯黑而反哺者,谓之乌。 、 《易·说卦》-坤为黑。 、 《素问·气交变大论》-黑气乃辱。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郑公孙黑。 、 《左传·昭公元报》-楚公子黑肱。 、 《荀子·大略》-大夫黑弓,礼也。
【组词】
黑气、 黑章、 黑麻、 黑眸、 黑斑、 黑参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