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1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19:12
新能源: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新的能源”,指的是相对于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而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能源形式。新能源通常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在文学中,新能源可能被用来象征希望、清洁和未来。在口语中,人们可能更多地讨论新能源的实际应用和成本效益。在专业领域,新能源是一个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词汇,涉及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技术、环境政策等。
同义词: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反义词:传统能源、化石燃料
同义词中的“可再生能源”强调能源的可持续性和循环利用,而“清洁能源”则侧重于能源的环境友好性。反义词中的“传统能源”和“化石燃料”则指的是那些非可再生、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能源形式。
“新能源”这个词汇的兴起与全球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关注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传统能源的限制,新能源的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和推广。
在当今社会,新能源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许多国家都将新能源的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究和推广。
提到新能源,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蓝天、清新的空气和可持续的未来。它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新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等。这些技术的普及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也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新能源可以被描绘为“大自然的馈赠,无声地滋养着大地,点亮了希望的灯塔”。
看到新能源,可能会联想到广阔的太阳能板田野、旋转的风力发电机。听觉上,可能是风力发电机叶片旋转的嗡嗡声,或是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静静工作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新能源的概念和重视程度各不相同。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更为成熟,而在一些发展**家,新能源的推广和接受度可能相对较低。
新能源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的理念,也反映了人类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新能源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参与到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中。
1.
【新】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引证】
《说文》-新,取木也。 、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
2.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
3.
【源】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义。
【引证】
《礼记·学记》-或源也,或委也。 、 《礼记·月令》-祈祀山川百源。 、 《礼记·礼乐志》-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组词】
源委、 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