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0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04:50
犹什袭。谓用赤色缯把物品重重包裹起来。《后汉书.应劭传》"宋愚夫亦宝燕石"李贤注引《阙子》"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父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之以特牲,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俯而掩口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后因谓郑重珍藏为"缇袭"。
1.
【缇】
(形声。从糸(mì),是声。本义:红黄色,丹黄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缇,帛丹黄色。 、 《广雅》-缇,赤也。 、 《后汉书·应劭传》。注:“赤色缯也。”-缇十重。 、 《周礼·草人》。注:“縓色也。”-赤缇用羊。 、 《周礼·酒正》。注:“成而红赤。如今下酒也。”-四曰缇齐。 、 《史记·滑稽列传》-为治斋宫河上,张缇降帷。
2.
【袭】
(形声。从衣,从两“龙”(tà)省声。本义:死者穿的衣服,衣襟在左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凡敛死者,左衽,不纽。-袭,左衽袍也。 、 《仪礼·士丧礼》。郑玄注:“袭事,谓衣服也。”-陈袭事于房中,西领南上,不綪。
【组词】
袭衣、 袭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