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8:16
农业国: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作为经济基础的国家。它强调了农业在国家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农业活动在国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农业国”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农业国”这个词源于对国家经济结构的描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在工业化进程中,一些农业国可能逐渐转变为工业国或服务业国。
在许多发展**家,农业仍然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国家通常被称为农业国。农业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往往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如农民的地位、农业节日和传统等。
提到“农业国”,我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勤劳的农民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个词带有一种朴素和自然的感觉,让人想到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访问过一个农业国,那里的农田和农民的生活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经历让我更加欣赏农业在维持社会稳定和提供基本生活需求方面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农业国”:
“在那个农业国的清晨, 露珠闪烁在麦田的叶片上, 农民的歌声随着晨风飘扬, 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
想象一下,一个农业国的景象:广阔的田野,农民在田间劳作,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这样的画面可能伴随着鸟鸣和风声,给人一种宁静和满足的感觉。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农业国”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含义通常是相似的,即强调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农业国”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构,也让我对农业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这个词的使用和含义,以准确传达我的想法和理解。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业】 (象形。从丵(zhuó),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版,大版。
3.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