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0:14
“洪都”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日常词汇。从字面上看,“洪”通常指大水,如洪水;“都”则指城市或首都。因此,“洪都”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一个被大水包围或影响的城市。
在文学作品中,“洪都”可能被用作地名的修饰语,赋予地点一种宏伟或历史悠久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或地理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地理学,可能会更具体地使用这个词汇来指代特定的历史**或地理位置。
同义词:大都(指大城市) 反义词:小城(指小城市)
由于“洪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洪”和“都”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描述特定的地理或历史背景。
在某些文化或历史背景下,“洪都”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的历史**或地理位置,如某个古代城市的别称。
“洪都”可能让人联想到宏伟、历史悠久的城市,或是与自然灾害(如洪水)相关的重建和恢复。
由于“洪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特定的历史或地理学*中,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洪都的夜,星辰如织,历史的河流静静流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城市被大水环绕,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水流的声音和城市的喧嚣。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短语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洪都”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在文学和历史叙述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洪】
(形声。从水,共声。本义:大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洪,洚水也。 、 《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 、 《诗·商颂·长发》-洪水芒芒。 、 《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
【组词】
山洪;防洪;蓄洪;分洪;洪河、 洪峰
2.
【都】
(形声。从邑,者声。从“邑”,表示与城市有关。本义:建有宗庙的城邑)。
同本义 ,周时各国把国都叫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叫邑。
【引证】
《说文》-都,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 、 《周礼》-距闰王百里为都。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 《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荀子·富国》-田畴秽,都邑露。
【组词】
都鄙、 都家、 都亭、 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