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1:14
慎终于始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谨慎地对待开始和结束”。这个成语强调在做任何事情时,从一开始就要谨慎小心,确保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以避免错误和失败,同时也注重事情的收尾工作,确保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在文学作品中,慎终于始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面对重大决策或挑战时的态度,强调其谨慎和周到的性格特点。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提醒他人或自己,在做事情时要考虑周全,不可草率行事。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工程学中,这个成语强调项目管理和执行过程中的细致和谨慎。
慎终于始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慎终于始,可以无悔。”这句话强调了从一开始就谨慎行事的重要性,以及对结果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强调了在任何事情上都要保持谨慎和细致的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慎终于始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在任何事情上都要保持适度和平衡。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于事情的完整性和圆满性的追求,强调了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
慎终于始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可靠的印象,让人联想到那些在任何事情上都认真负责、不轻易放弃的人。它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谨慎行事,不可轻率,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由于初期规划不够细致,导致后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慎终于始”的重要性,从此在任何项目中都更加注重细节和规划。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慎终于始,步步为营,
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
不轻言放弃,不草率行事,
只为那最终的圆满结局。
慎终于始 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崎岖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行走,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谨慎。在音乐上,可以联想到一段节奏缓慢、旋律沉稳的音乐,传达出一种稳重和谨慎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Measure twice, cut once”,强调在做事情之前要仔细考虑和计划。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谨慎和细致的态度。
慎终于始 这个成语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提醒,无论是在学、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保持谨慎和细致的态度。它不仅帮助我避免了许多错误,也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继续运用这个成语,以提升我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
1.
【慎】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慎,谨也。 、 《尔雅》-慎,诚也。 、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审慎、 失慎、 慎独、 慎刑、 慎行、 慎言慎行、 慎小事微、 慎缄、 慎小谨微
2.
【终】
(形声。从糸(mì),冬声。甲骨文字形,象一束丝,两头象结扎的末端。本义:把丝缠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终,絿丝也。 、 《睡虎地秦墓竹简》-旋终在项。
3.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4.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引证】
《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始,女之初也。 、 《老子》。注:“始者,道本也。”-无名天地之始。 、 《易·恒》。虞注:“乾为始。”-始求深也。 、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 、 《礼记·昏义》。注:“犹根也。”-礼始于冠。 、 《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方苞《狱中杂记》-始缢即气绝。 、 蔡元培《图画》-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组词】
始卒、 始室、 始基、 自始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