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2:18
词汇“左支右调”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固定短语,它可能是由“左支右绌”和“调整”两个词汇组合而成的临时表达。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左支右调”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在左右两侧进行支持和调整。如果将其理解为“左支右绌”和“调整”的结合,那么它的基本含义可能是指在处理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支持(左支),另一方面需要调整(右调),以达到平衡或解决问题。
由于“左支右调”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表达来描述一个人或组织在面对复杂情况时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调整。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表达来形容某人在处理事务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由于“左支右调”不是一个传统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明确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临时组合,用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左支右调”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灵活应对的人或组织。这种表达强调了在现代社会中,适应性和灵活性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在复杂情况下需要灵活应对的场景,给人以积极、适应性强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需要左支右调的情况,比如在家庭和工作中平衡各种需求和责任。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左支右调”作为一个隐喻,描述主人公在面对挑战时的智慧和策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平衡木上左右调整,保持平衡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节奏的变化和和谐的调整。
由于“左支右调”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左支右调”作为一个临时组合的词汇,强调了在处理问题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情况,并展现出我们的语言创造力。
一封书信无名号,荒唐语言多虚冒,凭空何处军粮到。无端左支右调,看他神情,大抵非逃即盗。
1.
【左】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 同: 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佐”。-左,手相左助也。 、 《易·象上传》-以左右民。 、 《虞书》-予欲左右有民。 、 《诗·商颂·长发》-实左右商王。 、 《周礼·士师》-以左右刑罚。 、 《礼记·檀弓》。注:“谓扶持之。”-左右就养无方。 、 《易·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 《后汉书·殇帝纪》-朕且继礼左助听政。
2.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
3.
【右】
(会意。从口,从又(手)。口手并用帮助别人。本义:右助。见《说文》。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佑”)。
助;帮助。后多作“佑”。
【引证】
《说文》。字亦作佑。-右,手口相助也。 、 《易·系辞》-右者,助也。 、 《周礼·士师》。注:“左右,助也。”-以左右刑罚。 、 《左传·襄公十年》。注:“助也。”-王右伯舆。 、 《诗·大雅·嘉乐》-保右命之。
【组词】
右援、 右序、 右饷、 右与
4.
【调】
清晨,早晨 同: 朝
【引证】
《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组词】
调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