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2:17
词汇“下里”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在特定语境下使用的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我能找到的信息中进行分析。
“下里”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下面的地方”或“较低的地方”。在某些方言中,它可能指的是“乡下”或“农村”。
由于“下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偏远或不发达的地区。在口语中,如果存在于某些方言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农村地区。
由于“下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难以追踪。它可能源自对地理位置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在一些方言中保留了其原始意义。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下里”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着落后或不发达。然而,这也可能因地区和语境而异。
对于一些人来说,“下里”可能唤起对乡村生活的怀旧情感,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它可能代表着与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对比。
由于“下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下里”来描绘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
晨曦初照下里村,
稻香飘溢满田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乡村风光的画面,清晨的阳光洒在田野上,稻田中传来鸟鸣声。
由于“下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难以比较。
尽管“下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能在特定语境和方言中保留了其意义。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些不常见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的词汇量,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