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1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12:52
倒坍:指建筑物、结构物或其他物体因外力作用、自然灾害、老化等原因而突然或逐渐崩溃、倒下。
“倒坍”一词源自汉语,由“倒”和“坍”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倒”指物体倾斜或倒下,“坍”指物体崩溃或塌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倒坍”。
在**文化中,建筑物的倒坍往往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或人为因素(如工程质量问题)有关。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成为社会关注和反思的话题。
“倒坍”一词常带有一种突然性和破坏性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灾难、失败和无助。它也可能引发对安全和稳定的担忧。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许多建筑物倒坍,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一**让我深刻理解了“倒坍”的含义和其带来的严重后果。
诗歌:
在那无声的夜里,
古老的城墙倒坍,
尘埃飞扬,
历史的回声在风中消散。
在英语中,“collapse”一词与“倒坍”相似,指物体或结构的突然崩溃。然而,“collapse”在英语中还常用来形容经济、政治或心理状态的崩溃。
“倒坍”是一个具有强烈视觉和情感冲击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结构的崩溃,也隐喻了秩序、信心和稳定的丧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况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