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3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39:59
诬蔑毁谤。
1.
【谮】
(形声。从言,赞(zǎn)声。本义: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 同本义。
【引证】
《玉篇》-谮,谗也。 、 《诗·小雅·巷伯》-彼谮人者,谁适与谋? 、 《公羊传·庄公元年》。注:“如其事曰诉,加诬曰谗。”-夫人谮公于齐侯。 、 《论语·颜渊》-浸润之谮。 、 《韩非子·奸劫弑臣》-处非道之位,被众口之谮。 、 《明史》-[牛金星]因谮其(李岩)欲反。
【组词】
遭谮、 谮语、 谮人、 谮害
2.
【慝】
(会意。从匿,从心。匿(nì),隐藏。把心隐藏起来,存有邪念。本义:邪恶,恶念)。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文:“慝,言隐匿其情以饰非。”-崇谗慝也。 、 《周礼·环人》。注:“慝,阴奸也。”-察军慝。 、 《左传·僖公十五年》。注:“阴恶,非法所得。”-于是展氏有隐慝焉。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奸恶也。”-日入慝作。 、 《周礼·匡人》。注:“奸伪之恶也。”-匡邦国而观其慝。 、 唐·刘叉《雪车》-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
【组词】
慝人、 慝作、 慝伪、 慝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