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2:09
大海捞针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试图在大海中寻找一根针,用来比喻事情非常困难或者希望极其渺茫。它强调了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中寻找微小物品的难度,象征着一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文学作品中,"大海捞针"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寻找失落的宝物或解开复杂谜题时的艰难过程。在口语交流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在大量信息中寻找关键细节的困难。在专业领域,如数据分析或犯罪侦查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在海量数据中寻找关键线索的挑战。
同义词:海底捞月、水中捞月、缘木求鱼
反义词:易如反掌、手到擒来
"大海捞针"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其形象的比喻用法反映了古人对于事物难易程度的直观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但其核心意义——描述极端的困难——始终未变。
在文化中,"大海捞针"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人对于困难和挑战的认知。在社会交流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耐心和毅力。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无奈和挫败感,因为它描绘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思维和表达上,它提醒我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现实的态度,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整理家里的旧物时,试图找到一张丢失已久的重要照片。在翻遍了所有的箱子和抽屉后,我感到自己就像是在大海捞针,最终虽然找到了照片,但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时间的海洋里,我寻找着那根遗忘的针,
每一波浪潮,都是过往的回声。
大海捞针,不仅是寻找,更是对记忆的追寻。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航海者在广阔无垠的海面上,手持细小的磁铁,试图吸引海底的针。听觉上,海浪的声音和航海者的叹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寻找和失落的氛围。
在英语中,"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 表达的是类似的意思,即在大量无序的物品中寻找某样小而重要的东西。这个表达也强调了任务的困难,但与"大海捞针"相比,它更多地侧重于无序和混乱的环境。
"大海捞针"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库,还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极端困难的任务。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欣赏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以及它在文化和情感表达中的深远影响。
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
要打听前任巡检太爷家眷的下落,那真是~一般,问了半天,没有人知道的。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3. 【捞】 (形声。从手,劳声。本义:从水中寻取东西)。
4. 【针】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