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4:28
词汇“公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意思,“公”通常指公共的、官方的或普遍的,而“夏”则指夏季。将两者结合,“公夏”可能指的是公共的夏季活动或与夏季相关的官方事务。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的分析将基于这种假设性的理解。
公夏的阳光洒满大地,
人们欢聚在绿荫下。
音乐与笑声交织,
夏日的热情无法阻挡。
总结来说,“公夏”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通过对它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汇在语言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