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6:10
词汇“府庠”是一个较为古老且文雅的词汇,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代文献和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仍可见其身影。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府庠”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府”通常指官府、政府机构,而“庠”则指古代的学校,特别是官办的学校。因此,“府庠”字面意思是指官府设立的学校,主要用于培养官员和士人。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左传》等,可以看到“府庠”一词的使用,用以描述古代的教育机构和学术氛围。在口语和现代专业领域中,该词汇几乎不再使用,被更为通俗的“学校”、“学府”等词汇所替代。
“府庠”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学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该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传统文化和学术研究中仍被保留。
在古代,府庠是培养士人的重要场所,与科举制度紧密相关,是社会精英阶层的教育基地。它体现了古代对教育的重视和对知识分子的培养。
提到“府庠”,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学术氛围、士人的风范以及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它带有一种古典美和历史沉淀的情感。
在现代生活中,“府庠”一词较少直接应用,但在讨论古代教育制度、传统文化或历史研究时,可能会提及。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使用“府庠”一词来营造古代学术氛围,如:“府庠夜读,灯火通明,书卷气息,古韵悠长。”
结合古代学府的图片,如古代书院的建筑、学子的服饰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府庠”的视觉形象。听觉上,可以想象古代学府中的读书声、讨论声,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如欧洲的修道院学校、伊斯兰世界的madrasa等,也有类似的教育机构,但名称和具体形式各有不同。
“府庠”一词虽然不常用于现代汉语,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的教育制度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层次和深度。
1.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
2.
【庠】
(形声。从广(yǎn),羊声。“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古代地方学校)。
殷、周时的学校。
【引证】
《说文》-痒,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 《孟子·滕文公上》-殷曰序,周曰庠。 、 《尔雅·释官》-庠序,官也。 、 《礼记》。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