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2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2:20
烟云:字面意思是指烟雾和云彩,通常用来形容烟雾缭绕或云彩飘动的景象。在文学中,它也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模糊不清或变化无常。
“烟云”一词由“烟”和“云”两个字组成,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都有明确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烟云”逐渐被用来形容模糊或变化无常的事物。
在**文化中,“烟云”常与山水画中的意境相联系,象征着自然之美和超脱尘世的情怀。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可能用来形容政治或社会现象的复杂多变。
“烟云”给人以朦胧、神秘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梦幻、诗意或不确定的事物。它也可能引发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或对复杂现实的思考。
在旅行中,我曾见过山间烟云缭绕的景象,那种朦胧的美感至今难忘。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常用“烟云”来形容某些难以捉摸的事物。
诗歌: 烟云缭绕山间路, 梦回仙境心自舒。 世事如烟云, 飘渺难捉摸。
视觉:想象一幅山水画,山间烟云缭绕,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听觉:轻柔的古筝音乐,仿佛能带人进入那烟云缭绕的山间。
在英语中,“smoke and clouds”可以对应“烟云”,但在文学意境上可能不如中文中的“烟云”那样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
“烟云”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学创作。
1.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2.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