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9:40
增幅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增加的幅度,即数量或程度上的增加。在数学和经济学中,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个变量相对于其初始值的增长比例。
增幅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增”和“幅”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增”意味着增加,“幅”则指幅度或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描述增长情况的场合。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增幅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和政府报告中,用以描述经济增长、就业率提升等正面指标。
增幅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因为它往往与进步和成功相关联。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价格增幅过大时,也可能引起公众的不满和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增幅可以用来描述个人技能的提升,如学习新语言时的进步,或者在工作中业绩的增长。
在诗歌中,增幅可以用来形容爱情的深化:“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爱如同春日的花朵,增幅愈发鲜艳。”
增幅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上升的图表线条,或者是逐渐增强的音乐节奏,这些都是视觉和听觉上的增长表现。
在英语中,增幅 可以对应为 "increase" 或 "growth",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这些词汇的使用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
增幅 是一个在描述增长和变化时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在专业领域中发挥作用,也在日常生活和文化表达中扮演重要角色。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具有重要意义。
1.
【增】
(形声。从土,曾声。字本作“曾”。本义:增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增,益也。 、 《广雅·释诂一》-增,加也。 、 《荀子·法行》-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 、 《淮南子·本经》-残高增下。 、 《列子·汤问》-山不加增。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增脚气病。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蔡元培《图画》-乃增损。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 清·洪亮吉《治平篇》-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
【组词】
增年、 增增、 增奉、 增拓、 增息、 增累、 增损、 增广、 增置、 增防
2.
【幅】
(形声。从巾,畐(fú)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的宽度)。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引证】
《说文》-幅,布帛广也。 、 《汉书·食货志》-布帛二尺二寸为幅。 、 《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半幅终幅。 、 《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邪幅在下。 、 《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幅巾。
【组词】
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 幅巾、 幅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