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3:44
“扩而充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某物或某概念的范围扩大并加以充实。它强调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深化,使之更加全面和丰富。
在文学中,“扩而充之”常用于描述对作品主题或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使作品更加深刻和有内涵。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建议某人在某个领域或知识上进行更深入的学*和探索。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管理,它可能指对现有课程或管理体系的改进和扩展。
“扩而充之”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扩而充之”体现了对知识和经验的不断追求和完善的精神。它与儒家思想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相似之处,强调持续学和进步。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鼓励人们不断探索和完善自我。在表达上,它常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的语境中。
在我的学术研究中,我经常使用“扩而充之”来指导我的研究方向,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而是不断寻找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扩而充之,探索不息。”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知识的海洋边,不断向深处探索,这个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扩而充之”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xpand and enric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意义相似。
“扩而充之”是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成语,它鼓励我们在各个领域不断追求卓越和完善。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不断扩展知识面,深化理解,以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和表达思想。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这句话原来是论妇女的,后来却~普遍应用起来。
1.
【扩】
扩大;张开。
【引证】
《玉篇》-扩,引张之意。 、 《孟了·公孙丑上》-知皆扩而充之矣。 、 《论衡·感虚》-王者何修身正行,扩施善政?
【组词】
扩清、 扩广
2.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3.
【充】
(会意。从儿,育省声。育子长大成人。本义:长,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充,长也,高也。 、 《仪礼·特牲礼》-宗人视牲告充。
4.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