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8:17
1.佛教语。释家以寂灭为宗旨,故谓思虑寂静为禅寂; 谓坐禅习定。
1. 【禅】 - (形声。从示,单声。从“示”的字多与鬼神祭祀有关。本义:古代帝王祭地礼)。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禅,祭天也。 、 《风俗通》-正失禅谓壇墠。
2. 【寂】 - (形声。从宀(mián),叔声。本义:静悄悄,没有声音)。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寂,无人声。 、 《四子讲德论》-寂寥宇宙。 、 《老子》-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 《易·系辞上》-寂然不动。 、 柳宗元《永州八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满坐寂然。 、 明·魏学洢《核舟记》-人视端容寂。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俄而寂然。 【组词】 寂寂悄悄、 寂密、 寂天寞地